纸张的“白度”和“视白度”的区别
时间:2024-11-07
纸张的“白度”和“视白度”是两个既相关又有所区别的概念,它们在纸张品质评估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。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探讨。
白度的定义与测量
白度是指纸张的洁白程度,它反映了纸张在全波长范围内对光波的反射能力。对于印刷行业来说,纸张的白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呈色效果,是纸张性质中备受关注的外观性质之一。在GB/T17749《白度的表示方法》中,白度被定义为表征物体色白的程度,白度值越大,则白色程度越大。
目前,我国较多采用通过测量纸张的亮度(Brightness)来反映其白度。亮度也被称为ISO亮度或TAPPI亮度,其测量方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制浆造纸工业技术协会(TAPPI)中有所规定。主要区别在于测量光线的角度、试样的大小和仪器的准确度。对于特定的纸样,其测量值相差不大,一般在±2之间。然而,随着造纸业的发展,纸张中填料、染料、OBA等化学添加剂的加入,使得传统的亮度测量已不能确切反映视觉接受的白度。
视白度的定义与测量
为了更准确地反映纸张的洁白程度,国际上较多使用视白度(Whiteness)来衡量纸张的白度。视白度的测量基于人眼的视觉特性,考虑了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敏感度差异,因此更能准确反映纸张的洁白程度。
视白度的测量原理涉及到国际照明委员会(CIE)在1970年推荐使用的CIElab色相系统。该系统通过大量的实验来标定红、绿、蓝三原色的波长与强度,再通过加色法来确定某一特定颜色的三原色分量X、Y、Z,由此得到各种颜色的三刺激值X、Y、Z,并建立色相图。这样,颜色就与三刺激值一一对应起来,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用不同的数字来描述。当我们测量纸张的白度时,就可以得到其不同的三刺激值,并由此得到视白度。
白度与视白度的区别与联系
1. 测量原理:白度是基于纸张对全波长范围内光波的反射能力来测量的,而视白度则是基于人眼的视觉特性来测量的。
2. 准确性:由于视白度的测量考虑了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的敏感度差异,因此更能准确反映纸张的洁白程度。相比之下,白度的测量则较为客观,但未考虑人眼的视觉特性,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。
3. 应用范围:在造纸和印刷行业中,白度和视白度都常被用来评估纸张的洁白程度。然而,由于视白度更能准确反映纸张的洁白程度,因此在某些对颜色要求较高的场合(如高档文化用纸、印刷品等),视白度的应用更为广泛。
4. 数值关系:白度与视白度在数值上并无一定的线性关系,但两者关系密切。一般来说,白度较高的纸张,其视白度也较高。然而,由于测量原理和影响因素的不同,有时白度较高的纸张,其视白度并不一定高。
影响白度与视白度的因素
1. 填料与染料:纸张中填料的种类和用量对纸张的白度有重要影响。常用的填料有碳酸钙、滑石粉等,它们能够增加纸张的亮度。同时,染料的使用也会影响纸张的颜色和白度。
2. OBA:OBA(光学增白剂)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发射可见蓝光,从而提高纸张的白度。然而,OBA对白度和视白度的影响程度不同。在测量视白度时,由于光源中含有较多的紫外光,因此OBA会显著提高纸张的视白度。
3. 造纸工艺:造纸工艺中的各个环节(如浆料制备、抄纸、压光等)都会对纸张的白度产生影响。